书画家如何与画廊合作?
概述:艺术家往往总会对画廊充满很多幻想:认为画廊会塑造艺术家;认为经过了画廊这一关就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认为画廊会准时付钱给艺术家;认为画廊负责人是好商人.认为画廊做事一定有条不紊。你可以有这样的好的想象,但同时最好也要了解现实情况,以免在现实中吃亏。
艺术家往往总会对画廊充满很多幻想:认为画廊会塑造艺术家;认为经过了画廊这一关就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认为画廊会准时付钱给艺术家;认为画廊负责人是好商人.认为画廊做事一定有条不紊。你可以有这样的好的想象,但同时最好也要了解现实情况,以免在现实中吃亏。一般情况下,画廊大多只愿意为容易推销的艺术家宣传,如果你不属于这类艺术家,他们很可能只会存放你的作品,不会费心宣传,所以艺术家找画廊要保持低调。
在我们采访的画廊中,几乎每家画廊都表示,每个月都会有大量的艺术家投递光盘或画册,希望能与画廊进行合作。除顾振清先生和龙艺榜画廊表示所有的光盘资料都会认真的去看,顾振清先生还会在两三天内回复之外,更多的画廊都是随机看一下,有些画廊因为精力和人手的问题,一般很少能沉下心来仔细看一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艺术家在798艺术区投放了很多光盘却没有收到回复的原因之一。寄送光盘和画册不是唯一的渠道,也不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画廊寻找艺术家的途径 在我们采访的画廊中,几乎每家画廊都表示,每个月都会有大量的艺术家投递光盘或画册,希望能与画廊进行合作。除顾振清先生和龙艺榜画廊表示所有的光盘资料都会认真的去看,顾振清先生还会在两三天内回复之外,更多的画廊都是随机看一下,有些画廊因为精力和人手的问题,一般很少能沉下心来仔细看一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艺术家在798艺术区投放了很多光盘却没有收到回复的原因之一。寄送光盘和画册不是唯一的渠道,也不是效率最高的方式。画廊会通过哪些渠道寻找艺术家呢?1: 艺术家自荐: 艺术家向画廊自荐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上述所说投递光盘和画册外,还有诸如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等形式。因为798艺术区画廊比较集中,每年收到的艺术家自荐的光盘、邮件特别多,每年都能达到几十位艺术家。正如亚洲艺术中心艺术总监李宜林先生所说:他们会对艺术家“采取一种长期观察的态度,因为艺术家的创作本身是长远的工作,若达到创作的巅峰状态还是需要长期的积累,那么我们关注的周期会在几个月甚至是一两年时间。年轻艺术家,更需要长时间……”可见,自荐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一般并不能快速有效的达成目的。 2:毕业展: 毕业展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每年的毕业展,尤其在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著名院校的毕业展上,都会云集很多画廊主或艺术经纪人,如果看到好的作品,他们一般会主动和艺术家联系,进行一个长时间的交往。80后艺术家彭斯,就是在2004年的毕业展中暂露头角,获得了首届“学院之光”二等奖,并赢得了世纪翰墨画廊主林松的注意。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观察,双方正式签约,彭斯成了世纪翰墨的签约艺术家,经过双方五年的努力,彭斯已经成为年轻艺术家代表人物之一。 3:各种联展: 如果错过了毕业展,多参加优秀的联展也不失为展示自己的机会。艺术家孟后均就是通过参加联展,得到了先声画廊的注意,最终签约合作的,他在个展前夕接受我刊采访的时候,也曾经告诫学弟学妹们多参加一些高质量的联展。某史论家建议年轻人虽然要多参加展览,但是要尽量杜绝参加商业味道较浓的联展,因为这样的展览会让艺术家心情浮躁。但实际上,如果参加商业展览并获得了良好的收藏成绩,更会赢得画廊的注意的。毕竟画廊是商业机构,盈利也是画廊的目的之一。 4: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现在越来越发达了,很多艺术家都在99艺术网、艺术国际、东方视觉等网站上开辟了自己的艺术博客。虽然我们没有采访到谁是通过博客与画廊达成合作的,但是很多画廊主表示已经在网络上持续关注某些艺术家的作品了,但是这个过程也可能是长期的。这要归功于网络的快速便捷的优势,只需点击“收藏”,即可收藏博客网页,每个一两个月点开一次就能知道该艺术家最近的创作情况了。 5:纸质媒体: 相比网络媒体,虽然纸质媒体信息量窄、速度慢,但是纸质媒体具有保存时间长,具有文献性,能弥补网络媒体的缺点。更重要的一点,正式由于纸质媒体的信息量少,就不用在芜杂的资料中寻找有效信息了。先声画廊艺术总监姜永平先生就表示他们常在纸质媒体上寻找好的艺术家。他说:“纸质媒体方便一些,抽空就可以翻一下,如果作品好还没有签约,我们会将其纳入考察的范围内,或者代理其作品。”几乎每家纸质媒体每个月都会接到询问艺术家手机号码的电话。 6:朋友推荐: 除了考察作品的质量之外,画廊一般还要考察艺术家的人品。人品一项并不能很快看得出来,所以朋友的推荐变的极其重要。如果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很好,风格也已经定型,画廊会把他纳入观察范围内,如果此时加上信得过的朋友的推荐,很可能就省略了考察的时间段,直接达成合作了。这里的朋友一般是在艺术圈内有相应地位、发言权或者有良好口碑的人。林大画廊签约艺术家邓新黎就是在筹备展览的时候被陆蓉之女士推荐给林大画廊并最终达成合作的。某艺术杂志近期就在做一个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年轻的艺术家,向画廊推荐,这对年轻艺术家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 总而言之,画廊寻找艺术家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准外,还要考虑到自己的风格是否与画廊相符。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是作品好,人品好,总会得到画廊的注意的,正应了那句话:“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画廊选择艺术家的标准 各个空间寻找艺术家的标准应该都是大同小异:扎实的绘画功底,良好的学院教育,深厚的文化底蕴,宽阔的国际视野,艺术创新的思维,投身艺术的激情,不懈的艺术追求等等。这些是艺术家未来能否成功的标准,也是画廊看好一个艺术家的标准。这就算入了画廊主的法眼了,剩下的就是人品考察了。 1.绘画功底是否扎实? 绘画功底是否扎实是画廊选择艺术家的第一要素。虽然一些画廊要求艺术家必须毕业于专业的美术学院,有良好的师从关系,但是“毕业于八大美术学院”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艺术家的绘画功底是否扎实。一些毕业于综合类院校艺术学院的学生,甚至没有读过美术学院的“业余艺术家”经过长期、刻苦的专业训练,并不比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院等专业美术院校的学生差。例如2010年在梯空间举办展览的艺术家郭春星,他并没有读过专业的美术学院,但是由于长期从事雕塑工作,向多位艺术家拜师学习,他的雕塑作品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和画廊有了一系列的合作。这就要求艺术家们在还是学生甚至是考前班学员的时候就要掌握扎实的绘画功底。 华谊兄弟老总,同时也是收藏家的王中军先生就表示过他只收藏艺术功底深厚的艺术品。这种创作技巧到达一定高度后,不但体现了艺术家的功力,而且不容易被模仿,这种不可替代性就决定了该艺术家的作品会立足于艺术史的制高点。浮躁的学习、为应试而画,终究成不了成功的艺术家。 2.文化底蕴是否深厚? 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品未免会充满“匠气”。有句古话说“功夫在诗外”,同样的,绘画也是“功夫在画外”。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从来都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画呆子”,他们在思想、文化的高度甚至超过了一些文学家和哲学家。比如陈丹青,除了画家的身份外,他还是一个文艺评论家,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作家,写过《退步集》、《陈丹青音乐笔记》等书籍。近年来陈丹青以 “公众知识分子”的形象出现,这和他他博览群书,涉猎很广不无关系。在成功的年轻艺术家中,也不乏这样具有“知识分子情结”的人,比如彭斯,他的油画古意盎然,被彭锋教授称为“异世同流”,这和他长期以来的阅读大量的古代典籍有关。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就了彭斯油画作品丰富的内涵,他的作品里的韵味不是其他艺术家能够复制的。 3.风格是否定型? 所有的画廊都反感风格过于多变的艺术家,今天还画抽象,明天就写实了,两种风格简直就不是一个人画的。这就要求艺术家在艺术上要有新的突破,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云峰画院的郭浩满先生就表示说,不但要有自己的风格,“甚至能达到开宗立派的一种程度,开拓了前人没有的新领域”。当然,要达到这种程度是很难的,恰恰是因为“很难”,才使得真正优秀的艺术家数量凤毛麟角。风格的确定并不是艺术家憋在工作室里瞎想就能想出来的,还是要依靠艺术家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风格的定性便水到渠成。 “风格定型”并不是说反对艺术家自我突破,要不断的重复自己,而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要有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在美术史上,齐白石、毕加索、马蒂斯等大家都有一次或多次风格的转变,但他们的每次转变都是在知识储备和思想达到了一定高度上的飞跃。如果一个年轻的艺术家同时创作多种风格的作品,会让画廊方面觉得该艺术家的创作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一般不会达成合作。 4.是不是心浮气躁? 虽然画廊是一种商业机构,但是优秀的画廊从来不为追求短期的利润而放弃长远的发展,对艺术家的推出、包装都是依照艺术品及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按部就班的进行。对于很多刚出道的艺术家来说,画廊也许不能在短期内在物质上给予艺术家大量的财富。这需要艺术家在创作上给与配合。 每个成功的艺术家都曾经甘于寂寞,潜心创作,给艺术品注入更真实的情感,增加作品的含金量。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利于艺术家和画廊以及藏家三方面的长远发展。心浮气躁的艺术家往往追求短期的市场利润,这会与画廊的经营理念相悖,通俗点讲,没有一家画廊会为短期赚点钱砸了画廊的牌子,丢掉辛苦培养起来的艺术家。所以,一个能够在艺术道路上坚持的艺术家一般都会得到画廊的关注,这也是画廊与艺术家合作之前为什么要“观察”一段时间的原因之一。 很多画廊主向我刊表示:他们为很多自荐的艺术家惋惜过,曾经发现过几个作品相当不错的艺术家,准备考察一段时间与之合作,但是这些艺术家可能是出于生活的考虑和对自己作品的不信任,放弃了艺术创作,该行从事装潢、设计类的工作去了。画廊方面很担心刚签约的艺术家因为受不了前期清贫的生活该行,所以画廊一般不会签约有这方面苗头的艺术家。 5.是不是诚心合作? 诚心合作和心浮气躁可谓是异曲同工,我们在采访的过程中,很多画廊表示很多艺术家的合作并不诚心,这主要表现在一些艺术家往往给画廊开出一个无法接受的价格。某画廊经理给我们讲:曾经有一个刚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不足两年的艺术家给自己1平方米左右的油画开出5万元的价格。该艺术家的理由是:“我的一个和某某画廊签约的同学现在作品都卖到10万块一张了,我的作品比他的好多了,怎么也得比他卖的贵吧?”他只看到了别人的作品卖的高,没有想到人家已经了两年的包装、宣传,而他自己还是一个新人,还需要长期的宣传,得到更多藏家的认可。 另外一家画廊主给我们说:很多所谓的艺术家往往出于卖掉一张算一张的心理,并没有为画廊考虑,总以为他辛苦画了一张画,画廊只是卖出去了,却和他五五分账,觉得画廊是在“剥削”他。对于这种艺术家,画廊一般采取回避的态度。 6.是不是乐于接受好的意见? 一般来讲,画廊都不会太多了干涉艺术家的创作,但是在每次展览后,画廊一般会将参观者、批评家或其他艺术家的意见反馈给艺术家。执拗是艺术家的优点之一,但是过于执拗却会让艺术家的发展停滞不前。如果艺术家全盘接受所有意见,这说明这个艺术家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一条不接纳,还无法提出相应的理由,就说明这个艺术家太执拗了。这两种艺术家一般也不会受到画廊的欢迎。 7.人品是否信得过? 人品其实是画廊与艺术家合作的首要因素,如果一个艺术家的人品无法让人信得过,画廊一般不会和这样的艺术家合作。关于艺术家的人品,画廊不是看他的私生活是否腐烂,是否好色,是否贪嘴,这些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和画廊履行约定的诚信度。 一个画廊签约一个艺术家,需要长期的投资过程,在包装、宣传渠道上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画廊每年在每个艺术家身上投入的资金一般都会在几十万元,再折合房租、水电、人员工资等,对于部分年轻艺术家来说,平均到每张作品上,可能成本翻了一番。例如一个艺术家每张作品售价10万元,采取五五分账的形式,要付给艺术家5万元,加上其他成本,这张作品的价格可能会累积到8万元,如果画廊以10万元价格卖出,画廊只有2万元的利润。有些艺术家可能会在私下8万元一张卖掉,这样,他会比卖给画廊多赚3万块。这无形中会损害画廊的利益,画廊绝对不会和这样的艺术家合作。 所以,这要求艺术家要有履行合约的责任心和诚信的人品,按照合约的规定决定自己是否能独立出售作品,即使能独立转让作品,也要不损害画廊的定价,也不能向画廊隐瞒作品的走向。如果一个画廊,连自己艺术家的作品被谁收藏了都不知道,对画廊和该艺术家未来的发展都没有好处。 艺术家选择画廊的标准 在画廊和艺术家的合作中,除了画廊要选择艺术家外,艺术家也要选择画廊,这是一项严肃的双向选择,和一男一女要结婚一样,这需要两个人都要看对眼。艺术家要选择什么样的画廊才能对得起自己的作品,才能让自己的艺术道路走的更远呢?我们从采访的成功艺术家那里,为大家总结出来经验。 1.是否有成功的案例? 每个画廊都会有多位代理或合作的艺术家,如果判定一个画廊是否优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这个画廊之前的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又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是否有推广成功的艺术家?我们可以通过圈内人士或上网就可以了解。如世纪翰墨曾经签约过夏俊娜、季大纯、章剑、彭斯等艺术家,星空间的高瑀、陈可也都是市场成功的体现……这样的画廊在798比比皆是;第二,画廊是否有在国外或其他大型艺术机构组织过成功展览?如先声画廊曾为其代理艺术家马东民在纽约举办过个展,北京空间在海外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将代理艺术家作品推向国外,并力争成为国外美术馆、公共机构和知名藏家的藏品,长征空间多次接待过来访的国家元首如奥地利总理等,这些成功的案例佐证着画廊的实力。 2. 是否有收藏品? 一个优秀的画廊绝对不会只做短期投资,也不是纯商业的机构,除了推广自己的艺术家之外,也会收藏一些在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一个处于起步阶段的画廊没有一定的收藏作品还情有可原,而一个经营多年的画廊如果没有自己的藏品,很有可能说明这家画廊并没有长期坚持的准备,只是在相对的短期内实现盈利。台湾大未来画廊老板林天民就曾对《美术周刊》记者表示:“自己的‘私家收藏’是金牌画廊必须做的功课,也是画廊整体品位水平的体现。” 3.是否有良好的团队? 一个画廊的基本团队包括:投资者(老板)、经理人、学术专家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投资者是画廊的资金后盾,掌握战略规划和运营方向,为画廊的正常运营提供资金保障,不至于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变故或“断供”。职业经理人一般要求要有一定的人脉资源和管理能力,维持画廊的正常发展。学术专家是理论基础,决定画廊的学术水准和艺术品选择标准。目前,国内很多画廊的投资者同时也是经理人,事实证明,优秀的画廊的管理者或经理人一般都是毕业于美术院校,本身具有深厚的学术理论知识,例如世纪翰墨的林松,星空间的房方等。当然也有一些画廊投资者或经理人并不是毕业于美术院校,而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而来,但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也逐渐成为集投资、学术、经营能力于一身的人,掌握着画廊全局,或者是和学术团队有良好的合作。最怕的是碰上因为看到或听到“艺术行业好挣钱”的消息投机而来的画廊主。这种画廊可能没有长期坚守的信心,如果再次碰上类似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很可能他们又跳到别的行业里去了。 4. 是否讲诚信? 如果是代理制,这点尤为重要。代理艺术家常常会将自己的作品委托给多家画廊。通常来说,画廊在出售此类艺术家作品时需要加50%的利润,比如一位艺术家以每幅一万元的价格向四家画廊委托销售其作品,其中三家售价为1.5万元,但另外一家为了竞争,只增加了20%的利润,即1.2万元便售出该画家的作品,这样,不仅扰乱了艺术家作品的市场定价,而且另外三家画廊为该艺术家所作的前期宣传工作并没有看到效益,获益的反而是降价的那家画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艺术家对画廊表示不信任,画廊对艺术家的多方委托也颇为不满,诚信便无从谈起。 即使是完全的签约的艺术家也要小心,圈内骗画的事情也不鲜见,所以诚信应该永远是艺术圈合作的第一要素。 当然,以上4条只是选择画廊时应注意的重要事项,对于如何选择到优秀的画廊,还是见仁见智,这个圈内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找到最合适自己发展的画廊才是最重要的。 画廊:如何宣传推广艺术家 有很多艺术家以为画廊大多是把艺术家的作品挂在画廊里,然后等着藏家来买,所以很多艺术家对5:5分账很不乐意,觉得画廊并没有做出什么事,却和自己拿的一样多而心理不平衡。其实不然。艺术品并不像白酒香烟一样,在闹市区开个烟酒专卖店,来消费的人络绎不绝。来画廊参观的观众中,藏家还是极小的一部分,大多数还是以参观为主。画廊在推广和宣传艺术家时,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以顺利的将艺术家的作品推荐给有效的收藏家。 1.组织批评文章 艺术品一旦离开艺术家的工作室,它就不再是独立的艺术品,而是和“商品”具有一定的共性。如果得到学术界的认可,画廊首先要找业内有一定专业水准、一定知名度的批评家解读艺术家的作品,试图在学术和理论上给出某种概念。这就像商品要经过权威质检部门的认定是一样的。目前,能达到这种专业水准的批评家的稿费标准一般在5-30元之间,也就是说,一篇千字的文章,画廊就要花去5000元到3万元之间。画廊每年要为一个艺术家组织数篇甚至数十篇这样的学术文章。 这些学术批评文章的外延包括艺术家创作类型和思想表达。是否可以有助于外界,特别是非艺术类人群正确理解艺术作品,并不是这些批评家的目标。批评家要做的只是在职业范围内,用其掌握的语词技能,完成一件语言产品。批评家对于艺术家所属艺术类别的表述对人们认识艺术家比作品更为重要,这种划分类别使人们透过其他类似的已经知名的艺术家,便已经可以了解到艺术方向和可能的市场价格。 2.举办展览 参加和举办各种作品展览是画廊为艺术家必须完成的任务作品展览年表通常也成为艺术家简历的重要组成内容。 当前维系艺术市场繁荣的此起彼伏的艺术展览的目的,对艺术家而言,实际上是一个群体失语的话题,没有人可以准确表述展览的用意,艺术家基本上那个为展览而展览。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源在于由画廊、批评和批评家构成的策展业务。在这个业务的背后,就是当前艺术产业的核心产业链。画廊的经营场所需要不断的艺术家作品展示,艺术家作品需要透过画廊推广和销售,它们共同造就了批评家、策展人职业化的盈利趋势。 画廊每年都要有专人对外联系,将本画廊艺术家的作品推介到各种适合的高端展览及各种艺术博览会,以得到更多藏家的熟知和认可。如果实际成熟,画廊还会为艺术家举办个展。如果不计算批评家的费用,仅仅计算出画册、场地费及开幕式的费用一般也要在十万元以上,如果再高端的美术馆举办展览,或者出版高档的画册,这笔费用就不是翻一番的问题了。 展览并不是有效的销售途径,一个展览如果有50%的销售量,那这就是一个“异常成功”的展览了。而实际上,纯粹单一的为出售而举办的展览,画廊并不敢多举办,更多的还是为艺术家举办学术展,这样的展览基本都是付出大于收益,而且是远远大于。 所以,可以说,每次展览,都是画廊的“赔钱”阶段。当然,作为商业机构,画廊绝对不会干赔钱的事情,他们是为了增加艺术家的学术地位而坚持,过了艰苦的坚持期,他们自然会获利。风险和收益永远是成正比的,没有画廊为艺术家承担的风险,艺术家将会更艰难;当然,没有艺术家的优秀作品,画廊也失去了坚持的意义。所以,画廊和艺术家利益是一致的,更要相互理解。 媒体宣传 目前,全国大概有二十多家纸质媒体及无以计数的网络媒体,鉴于每家媒体的读者群和宣传渠道并不完全一致,画廊一般每年在多家刊物上为艺术家投放宣传广告。我们稍微做了一个统计:就一个展览而言,画廊大概要为艺术家做10到20页的纸质媒体广告宣传和多家网络媒体的宣传,希望将艺术家的作品推荐给更多的藏家和爱好者,提高该艺术家的受众群。即使没有展览,画廊一般也会将艺术家的作品定期推荐给多家媒体,进行形象宣传。 3.拍卖 一提到拍卖,大部分人以为这是画廊将自己的作品拿到市场上去卖了,开始盈利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除艺术价值之外,艺术品的价格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供求关系,供大于求是,价格就开始跌;供小于求是,价格自然上涨。艺术品和别的商品不一样,艺术品的价格只允许涨,不允许跌,一旦作品价格下跌,就很容易损害藏家的信心。 没到拍卖季,画廊所有工作人员的神经就被调到起来了,会在各家拍卖公司寻找自己签约艺术家作品的蛛丝马迹。如果本季拍卖没有自己代理的艺术家的作品,画廊一般会安排一至两张作品上拍;如果有大量的作品上拍,画廊甚至可能现身拍卖公司,自己将多年前卖出的作品回购,以免市场上作品供过于求,三年前5 万元售出的作品,几年可能要8万元回购。当然,这也处于画廊对自己眼光和代理艺术家作品的信任,他们会在三年后卖到15万。但是画廊毕竟在出资金维护艺术家作品的供求关系。一旦某个艺术家作品流派的数量过多,这个艺术家的作品以后在市场上的道路就不太好走。 即便画廊拿出艺术家的作品上拍,画廊也要为之付出很多工作,比如依然要为该件作品寻找藏家,防止作品流拍,这被人戏称为“护盘”。一旦某位藏家在拍卖现场拍下本画廊签约的作品(一般是指年轻的、市场并不成熟的艺术家),为了维护藏家的信心和对该艺术家的关注度,画廊有可能会赠送该艺术家或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以示感谢。当然,每家画廊的“感谢方式”不尽相同,但是据说画廊每年为了维护收藏家关系上也有不菲的开销。 每家画廊推广和宣传艺术家的方式基本都是这几条,但是侧重点并不一样,有的重展览,有的重媒体宣传。但是一般年轻人的推广费用每年也要在10万元以上,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深入逐年增加,如果是相对成熟的艺术家,这笔费用很可能会在50万元以上。业内有一句话说:“798的意思就是有79家画廊不亏,只有8家画廊盈利”,但是798有两百家画廊呢。这虽然是玩笑话,但是却概括了画廊的经营现状,“坚持着”的画廊还是占大多数。这是为艺术在坚持,也是在为艺术家而坚持。
收藏
0
上一篇:现代油画发展和市场走势 下一篇:水墨知识:布白与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