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的鉴赏和收藏
概述:从毛笔到硬笔再到键盘,人们的书写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快速、无纸化,笔墨纸砚离人们的生活似乎越来越远,以致有人说“文房四宝已死,何必续命”。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笔墨纸砚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文房四宝”,人们用它们传递亲情浓郁的家书,书写传诵千古的文章,创作令人惊叹的书画精品,筑起了中华文明的大厦。进入电脑时代,笔墨纸砚似乎已成为一个渐渐远去的背影。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今天的文房四宝境遇如何?该怎么看待文房四宝?附着在它们身上的文化和工艺之美该怎样传承?请看本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的相关报道。
从毛笔到硬笔再到键盘,人们的书写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快速、无纸化,笔墨纸砚离人们的生活似乎越来越远,以致有人说“文房四宝已死,何必续命”。 然而,笔墨纸砚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回归人们的生活。今年夏天,陕西师范大学毛笔手写的录取通知书受到广泛关注,有评论说,这是“公众对书法艺术的集体怀旧,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凝望”。在前不久举行的第31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说,近几年博览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参展的商家和观众也越来越多。 事实上,在近年来的收藏投资市场上,宣纸价格年年走高,真宣纸价格3年翻了一番,而端砚的价格在10年里上涨了几十倍,堪称“疯狂的石头”。 千百年里,无数文人用笔墨纸砚写下锦绣文章。文房四宝不仅成就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千秋功业,其本身也成为独具文化神韵的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和书写方式发生巨变的今天,该如何看待文房四宝在当今的重新闪现,它们承载着怎样的传统文化、审美情趣和制作工艺,其未来之路又在何方? 匠心清赏,以器载道的文化内涵 “燕呢窗花纸墨趣,风过屏梅笔砚香。”一副对联,道出了主人的风雅情致。文房四宝的文化内涵,又岂止于此? 宋代理学家程颢说:“天下无一物无礼乐”,说的是万物都承载着文化要素。文房四宝发展的历史,正是社会文化背景的见证。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副会长黄海涛认为,砚台的发展演变与中国的文明史息息相关,从砚台的造型中可以品读出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汉代,神秘化的社会风尚,使得砚台追求浪漫的风格;唐代,奢侈化的社会风气,使得砚台追求大气的风格;宋代,文人化的社会取向,使得砚台追求高雅的风格;明清,迂腐化的社会趋势,使得砚台追求繁缛的风格。 文房四宝与人们天天相伴,最能体现使用者的文化情怀。“一支毛笔有自己的名字,仿佛有了生命。”北京戴月轩湖笔店董事长于天莺介绍,有的笔杆上会有特别的铭文,比如“助文人高攀丹桂,扶学士直上青云”,这支笔寄托了旧时读书人的美好心愿。而“遁女心怀高尚志,感时诗有不平音”,则使人们不禁想到这支笔是否曾为某个诗人用过。 收藏家吴洪伟特别喜欢古墨,他说:“一笏好墨,集书法、绘画、雕刻、章法于一身,堪称最精美的艺术品。”如清末外交家洪钧曾制一笏琴形墨,上书“墨供我书,琴养我德,叩寂求音,不如守黑”,短短16个字,昭示了一个君子洁身自好、朴素守本的道德追求。 古纸收藏家田洪生认为,作为文字的载体,纸张也是历史文物,和古代书籍、书画作品同存共尘:“清宫能印制出精美的殿本书,是因为使用了开化纸;青铜器拓片的神采,也得借助汪六吉绵连纸的使用。” 北京燕山出版社原总编辑赵珩对信笺纸情有独钟。他说,信笺纸上淡淡印出的图案,或为名家书画小品,或是文佩瓦当等博古拓片,甚至还有宋版书的书影、旧时戏院的戏单,不但美观,也有史料价值。难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与郑振铎在北京琉璃厂遍求信笺纸300余种,辑成《北平笺谱》,可见文人对此的喜爱。 巧工细作,有助书画的工艺价值 文房四宝不仅有实用价值,好的笔墨纸砚还是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工艺品,吸引了很多名家大师。历史上书画家与文房四宝制作名家的故事不胜枚举。据宋代邵博撰《邵氏闻见后录》记载:“宣城陈氏家传右军求笔帖,后世益以作笔名家。柳公权求笔,但遗以二支。”可见王羲之、柳公权等书法大家对名笔是多么倾心。历史上还流传下来很多称颂文房四宝的诗文作品,比如李白的《酬张司马赠墨》一诗,极言当时上党墨用料之精美、香气之馥郁。白居易称赞过宣笔,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人则有赞美砚的诗作流传。 文房四宝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特别能展现中国书画艺术特有的魅力。田洪生说:“宣纸韧而润,光而不滑,吸水性强,着墨容易,用于书画则墨韵清晰,层次分明。”徽墨选用麝香、犀角、珍珠等名贵材料,香味浓郁、坚而有光,质细而润,色黑胶轻,入纸不晕,浓淡相宜。湖笔、宣笔则柔软而富有弹性,提而不散,铺下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笔的管材选用紫檀、象牙、雕漆、玳瑁等,更增加了其附加值。 文房四宝之中,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工艺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唐代,经过染黄黄檗、涂蜡烫平加工而成的硬黄纸,防蠹防潮,能长久保存,初唐写本《妙法莲花经》、王羲之《万岁通天帖》摹本,都用的是这种纸。五代至北宋时期,人们用丝线或马尾线把所设计的图案编在抄纸的竹帘上,因为有图案的地方抄纸时纤维层较薄,所以制出来的纸“水印”赫然。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李建中《同年帖》,纸面上就有波浪纹图案。 笔砚精良,成为文人快事。优秀的书画作品离不开优质的文房工具。曹魏时期书法家韦诞善于制墨,有“一点如漆”的美誉。他曾说:“夫欲善其事,必利其器。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此三者,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 守正出新,当代制作的传承境遇 进入现代,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书写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文房四宝淡出了主流书写领域,其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困境和诸多挑战。 原料枯竭、质量下降是文房四宝面临的一大窘境。以毛笔为例,北京京华毛笔厂厂长武京生介绍,毛笔在制作中,有些品种为了增加笔毫弹性,需要加些猪鬃。过去家养的猪一年才宰杀,现在喂饲料的猪半年就宰杀,饲养周期的缩短使得猪鬃的弹性明显减弱。此外,由于环境变化和水草污染,山羊、山兔的皮毛也大不如前,必然导致毛笔质量的下降。 藏砚颇富的北京翰典艺术馆馆长周同祥谈到,四大名砚中,端砚老坑石料早已开采枯竭,歙砚龙尾山石料也日渐稀少,产洮河砚老料的喇嘛崖已淹于水中,澄泥砚的制作工艺也难以恢复到古代的水平。他反问:“今天砚石材质已经与古代不同,其品质还能一样吗?”温州曙光皮纸厂总经理李丽萍也表示,尽管制作工艺没有变化,但因为纸浆质量与以前不同,“如今的温州皮纸和20年前的老纸比起来,纤维变短,坚韧度有所下降”。 文房四宝的文化认同,也同样遇到了挑战。谈起墨的制作现状,安徽屯溪的制墨师金自俊有些无奈:“研出的墨,墨色丰富而有层次感,不似墨汁胶多缠笔,浓淡无起伏,又添加防腐剂,于纸有害。但许多书画家如今只用墨汁了。”周同祥说,现在一些制砚者缺少对砚文化的深刻理解,盲目追求材质和新奇感,把砚台制成了体型硕大,集木雕、石雕于一身的摆件,完全脱离了砚台的原始概念,使形制俗不可耐。 由于文房四宝制作中很多工序靠手工完成,学习技艺过程艰辛,回报不高,后继乏人也成为制约文房四宝传承发展的一大难题。 但令人欣慰的是,伴随着国学热、收藏热,传统文化正在以从未有过的热度回归,很多人认识到,传统书画在陶冶性情、增强修养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文房四宝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2011年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在中小学通过有关课程开展书法教育,“学生要用毛笔字写楷书,临摹书法大家”,这客观上推动了社会对文房四宝的需求。 部分文房四宝用品还受到了热烈的追捧。中国宣纸集团宣纸研究所副所长黄飞松分析,由于目前有数量庞大的宣纸消费人群,比如中国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的艺术家群体,艺术院校学生和各地的书画爱好者,加上一些高档文书档案、纪念品为增加文化含量改用宣纸,预计未来对宣纸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从使用到喜爱,从文具走向艺术品,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文房四宝,在新时代又开启了另一片蓝天。
收藏
0
下一篇:中国字画平尺之间的换算一览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