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续创制兰州水车考释
概述:兰州市西固区新城乡下川的黄河水车,建于清代,至今仍在提水灌园。而黄河风情线上水车园里的两辆水车,则建自1994年,用于旅游观光。 兰州市西固区新城乡下川的黄河水车,建于清代,至今仍在提水灌园。而黄河风情线上水车园里的两辆水车,则建自1994年,用于旅游观光。100多公里长的兰州市区黄河段上,五六十年代有100多辆水车,安置在南北两岸,夹河滩上,倒挽河水灌田浇园,蔚为壮观。而今惟有3辆水车,风毛麟角,倍受中外游客青睐。
黄河自西南流经兰州市境,画一大弧,自东北出境,全长l 50.7公里,两岸为黄河谷地,由六级阶地组成:一级阶地高出河床3~5米,为雁滩等夹河滩及黄河两岸低地。二级阶地高出河床一二十米至三四十米,即为西固区、七里河区、城关区的所在地。黄河滚滚向东,水量丰沛,两岸沃壤万顷,但因水低岸高,古人眼睁睁任其自西向东逝水,无法自流灌溉,只能利用南山泉流,诸如五泉山水、红泥沟水、夜雨岩(后五泉)水、水磨沟水、笋萝沟水、黄峪沟水、金沟水、寺儿沟水、宦家沟水,自流灌溉。这些泉流水量小,多则灌田10顷,少则灌田二三顷。由于旱涝保收的水浇地少,严重制约了兰州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宋徽宗崇宁间(1102一1106年),兰州人口才有395户、981人。明代兰州是据河为险,抗御残元鞑靼骑兵骚扰的军事重镇,明廷不断自东南诸省移民到兰州屯垦戍边,并令肃王移藩兰州,人口猛增。于是在明宪宗成化(1465-1487年)以前,开凿了溥惠渠,分东西两渠,引阿干河水灌田。东渠从龙尾山麓绕过,灌兰州郭城外的北、南、东三园农田20多顷,其地大致在今北园,上下沟、柏道路、中林路、颜家沟一带。西渠经华林山麓灌上下西园20多顷。虽然扩大了水浇地,但对于明代中期某年的1170户、63342人的人口规模来说,水浇地仍然偏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段续引进了水车技术,大面积扩大了水浇地,促进了兰州的发展。
段续,字绍先,号东川,兰州东关段家台(今庆阳路东段省电信局附近)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任都察院云南道御史。次年“大礼议”中,因维护正统,弹劾逢迎世宗、追崇世宗生父,以谋升官的张璁、桂萼、席书,惹怒明世宗,将段续一顿廷杖,下入诏狱。(注:明武宗朱厚照因生活荒淫而无子,他死后,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根据《皇明祖训》“兄终弟及”的规定,迎武宗叔父之子朱厚入继大统,是为明世宗,俗称嘉靖皇帝。朱厚是兴献王朱的世子,宪宗朱见深的孙子,孝宗朱○樘(武宗之父)之侄,武宗之堂弟,封国在湖广安陆(今湖北钟祥)。朱厚l 5岁时由兴王府迎来北京,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继皇位,改明年为嘉靖元年。朱厚熜属于小宗,不是以皇太子,而是以外藩亲王入继帝统的,这就在封建礼仪上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世宗即位要尊崇亲生父母,封赠帝号,修建吮皇陵,由小宗成为大宗等,遂展开了20年的激烈斗争,是为嘉靖朝的“大礼仪”)。
段续做了几天御史,蹲了一段时间的诏狱,就被贬往河南当郾城县丞,不久升为杞县知县。他率民耘田,革除弊政,卓有政声,于是历升至湖广布政使司(辖今湖南、湖北两省)参议(从四品)。后又被世宗起用为其父母督修显陵。因修墓有功擢升密云兵备副使、山东按察司副使,不久致仕。
显陵至今保存完好,群山环抱,森林蓊郁,九曲横陈,亭阁庄严,罗城起伏,2001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段续在今湖南、湖北做过官,见当地用竹子制作的筒车,利用水的冲力,将低处的河流溪水,提往高处灌出,触动很大。联想到兰州段黄河水低岸高,无法灌出的窘境,遂仔细观察、揣摸筒车,弄清其结构及部件机巧、工作原理,为兰州引进筒车,做了感性及技术层面上的准备。
段续大约于嘉靖二十年就退休回到兰州。据他撰文书丹的《兰庠生傅君良弼墓志铭》、《明故吴母孙氏墓志铭》载,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尚在世。那么他创制水车的时间便在嘉靖二十年至三十七年之间了。段续利用兰州所产榆、槐、柳木取代竹子创制黄河水车,视河岸高低,做直径或20米左右、或30米左右的巨轮。巨轮用辐条,纲线等加固,轮周围置括水板、长方体木桶。栽4根立根,通过托梁、车轴,装置巨轮。巨轮下部沉入水车巷中,上部高出河岸。水激轮转,木桶依次倒挽河水,倾于承水木槽,流过空中高架木槽,浇灌农田。一辆水车可灌田七八百亩。
段续引进筒车技术时,起码有三点创新:一是兰州不产竹子,改用地产树木;二是河岸很高,势必加大水车的直径,增加水车的重量,这就需要大的水冲力才能驱动它旋转。为此,段续在水车巷的中部、水车底部倒挽河水处,开掘深坑,镶砌硬石,使流水形成大的落差,产生大的冲击力,终使庞大沉重的水车运转起来:三是压坝。在水车上游,向河流中心,压一浅坝,呈扇形水面,将永逼向岸边,以加大水流量,确保水车转动。
段续制作的第一辆黄河水车,人称“祖宗车”,它在何处呢?有的说在河水道北段(今金昌路北端)黄河边,人称“老虎车”。这是清代兰州回族举人虎文炳家所制水车,浇灌虎家花园(今省教委址),即老虎家的水车,故名“老虎车”。有的说在段家滩。明代兰州人口不足7000人,分布在城内及城外近郊,基本上在黄河南岸居住,段家滩、雁滩等东十八家滩还是草木丰茂的夹河滩,未曾开发,哪里有什么“祖宗车”呢?至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人口增殖,达到60276户、400546人,包括段家滩存内的一些夹河滩才逐步辟为农田,有人居住。那么“祖宗车”究竟在何处?据干嘉时秦维岳的《皋兰县续志》,段续所制第一辆水车在段家湾,即今兰州军区后勤部以东一里的黄河南河道旁,因后勤部址为明清以来的东教场,故将这段南河道称“校场河”。
段续虽然任过云南道御史,但是他未曾去过云南。据《明史?职官志》,十三道监察御史是都察院属官,而都察院是中央监察机构,都察院的官员不奉差事,则不去地方。十三道监察御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纠察百官,并负责两京刷卷,监督科举考试,巡视内库、皇城等。
云南道监察御史还协管顺天府(北京各县)、广备库、在京羽林前卫等。十三道监察御史去外地出差,主要是巡按、清军、提督学校、巡盐、巡茶马等。《明史》有三处提到段续,都是嘉靖三年大礼议中弹劾席书、桂萼的事。《明史》及兰州方志均无段续巡按云南的记载,而他仅当了不足一年的云南道御史,故段续没有去过云南,当然就不会考察云南筒车了。明代兰州进士在南方做官的有黄谏、滕佐、陈祥、彭泽、刘漳、邹应龙、胡执礼等十来人,他们肯定见过筒车,何以来将其技术引进兰州,惟独段续才将其引进呢?其原因有三:一是段续有济世救民的思想,注重实学;二是督修显陵的经历,使他了解工程技术方向的一些知识,并获得了指挥重大工程施上的实践经验,还有,段续一定研究过元代王祯的《农书》。农书》中有《农器图谱》12卷,有插图200多幅,多为复杂的机械图形,每图附有说明文字,其中就有筒车图形及文字说明(见图),便于仿制;三是兰州段氏,世代为宦,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成为创制水车的物质基础。段氏的始迁祖段鸣鹤是山西太原府阳曲县人,为锦衣卫力士,随扈肃王移藩兰州,聚族而居于东关,人称段家台,其子段坚为著名理学家,官莱州和南阳知府, 《明史》有传。段坚之子段炅为翰林院检讨。段续为段坚侄重孙,段续之子段补做过几任知县。总之,段氏家族存明代出了4个进士,其中1个是翰林,9个举人,世代簪缨有经济实力,能够提供臣金,创制水车。段续创水车成功后,兰州黄河两岸农民争相仿制,至清干嘉时有150辆水车,灌田2.7万多亩,至光绪时有水车157辆,灌田2万亩。
收藏
2
上一篇:从2012春拍看艺术品收藏走势 下一篇:古籍旧书:先懂行再收藏 |